色彩療法歷史
*色彩治療的歷史
本篇文章錄自《酸痛的彩光療癒》一書
公元前26年就已經存在的《黃帝內經》, 提出五行(青、黃、紅、白、黑)的觀念,成為中醫學最重要的理論基礎之一。
許多人會利用水晶洞、寶石改變身邊的能量磁場,其實古希臘、印度、中國、埃及很早就精通此道,包括廟宇、教堂也都運用五顏六色來幫助信眾求平安。
十七世紀,牛頓(Sir Isaac Newton)運用三稜鏡發現光譜的存在, 完成光分解實驗,發現不同的波長與頻率會產生不同的色彩。在這一色彩科學基礎之上,後人陸續有了更新發現和進步的色彩能量應用,且範圍遍及光學、化學、美學、生理學及心理等各界領域。
1878年,艾德恩 巴比特博士(Dr.Edwin Babbitt)出版《光線及色彩的原理》,他不單只是利用太陽光,還設計人工彩色光,合併諸多不同顏色,成功治癒許多頑固的疾病。
十八世紀之後,醫學證實「紅、藍光」可以放鬆神經、維持體內的平衡,治療膝蓋的神經痛。現代的復健醫療,就常為病人照射「紅外線」光。 而其實光還可以有更細微的應用。
十八世紀的人類就知道「紫外線」可以殺菌,現代人將其運用在日常生活裡的烘碗機、飲水機。醫院用「紫外線」光療法,治療免疫系統異常造成的乾癬、白斑等皮膚病,黃膽病患則照「藍光」,運用膽紅素吸收「藍光」的特性,藉著「藍光」將膽紅素分解後排出體外。
1892年 丹麥醫師尼爾斯·呂貝里·芬森(Niels Ryberg Finsen)利用「紅光」照射天花留下的疤痕,讓疤痕逐漸變淡而消失。
1903年以「紫外光」線成功治療結核病,開啟了醫療新方向,因而榮獲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,被喻為「光生物學之父」。
1958年 心理學博士哈瑞。伍爾法(Harry Wohlfarth)博士發現色彩和情緒、心理的關聯性,得知光線可以左右人體自律神經,所以睡覺時燈不要點太亮 否則自律神經會誤以為身處白天,交感神經便持續亢奮 於是副交感神經便不能良好運作,而導致自律神經失調。
1981年羅伯特。杰勒德(Robert Gerard)博士、哈瑞.伍爾法 (Harry Wohlfarth) 博士和凱薩琳。森(Catherine Sam),在艾佛斯紀念兒童發展中心研究,「光線、色彩與學習的關係」,他們發現使用明亮的柔和色彩,像是黃色和橙色有助於提昇學童的智商及學習成績(相關內容請見《光-未來醫學》一書) 。
「彩光針灸」的創始人,德國的彼德‧曼戴爾博士(Dr. Peter Mandel),於二十世紀七○年代發展出一種特殊的彩光穴道治療法。
2004年 台灣彩光養生法推手邱仕富和謝玉蘭夫婦,爲積極推動「居家養生保健」的照護,結合前人的經驗,研發出安全又簡便的「生物光能平衡器」(簡稱「彩光能量筆」),並將彩光能量與穴位的運用做創新結合,把複雜的理論與臨床應用化繁為簡,以便任何人都能輕鬆操作,用自然的方法找回身心健康。
|